
以悟为期 方为言和——写在出家三周年之日崇和
顶礼诸佛菩萨、顶礼历代祖师、顶礼剃度恩师、顶礼得戒和尚…
山中方三日,人间又三年。晨钟暮鼓始,尊师常言:崇和崇和,崇尚和谐,崇尚和合。
然虽方外,一路坎坷。蒙师恩泽,每每从容。逆顺境界,只作等闲。
不想权巧方便,不愿慈悲顺俗。
衲子誓以悟为期,方为言和。以照见五蕴皆空行于中道而为和。远离贪嗔痴和。

正果法师言,佛法的重心在智慧,世俗文化的重心则在知识,智慧与知识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知识需要聪明,智慧需要悟性,一个是外在,一个是内在。佛法是内明,也就是重于内在,佛法的真理要靠亲身体认方可觉知,所以治佛法者一定要切身实证反观内照,否则就是戏论。

虚祖人尊,宗门铁汉,金刚意志,昭昭后学。说得一丈,不如行得一寸。两次朝礼鼓山祖庭,遥窥当年鼓山家风:力倡
真参实悟,深诫知解杂毒,主张学道者应
博参远访,提倡师法
百丈农禅并行之精神。

先贤开示无不昭示,
宗门非徒具形式之口头禅。禅需要亲身践行、亲身体认,如人饮水。
禅者的心行应该是表里如一,禅者的生活应该是活勃勃地。
恩师常曰:禅是微笑的。拈花微笑、吃茶微笑。禅是当下的,无心是道。禅于空有善思惟,能智又能悲。
历代出家人前仆后继所期盼的,无不是以悟为期,无不是以明心见性为期。出家之路正是实践成佛作祖之路、重走成佛作祖之路。
2008-10-1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